仔细阅读短文,思考完成练习。
两棵松树
一棵高大的松树屹立在山巅,翠绿的枝叶泼下一地浓阴。还没有走近它,就见到地面上攀爬着无数条根须,一半裸在地表,一半埋入地下,像是一堆乱麻,踩上去磕磕碰碰。有些根须像树藤一样缠在石头上,横生虬结,五麻六道。显然,这些根须是从那棵松树的根部延伸出来的。走近它时,又见到它那粗壮的树根从地表隆起,如钢浇铁铸,像老鹰的利爪(zhǎo zhuǎ)紧紧地pān fù( )着沙石。在山顶的小块平地中,这是唯一的松树,铁爪稳稳当当地站立着,树干挺拔,苍劲,一块块粗糙的树皮如古铜色的鳞甲,向四周伸展的枝叶如张扬的手臂。如一位wěi àn( )的“将军”。
我们翻过山巅,穿过“一线天”的狭窄山道,拾级而上。突然,从右边的石台上窜出一只松鼠,眨眼之间就钻入了左边的一棵松树中——我的视线被这只可爱的松鼠吸引,也被牵到了那棵松树上。蓦然(mó mò)一瞥,我不由得脱口惊叹:“这是一棵怎样的松树呀!”它横生在峭壁上,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压着树身,深深的凹痕上有灰白的树渍(zì zé)。那是巨石压出的伤痕。树干在这里被压弯了,但是却并没有被压倒,而是扭转身子,绕过一处石角向上生长,茂盛而翠绿的枝叶顽强地伸展在空中。yáo yáo yù zhuì( )的巨石重达千钧,却被一棵轻巧柔弱的松树承载(zǎi zài)着!
是惊讶,是感动,还是zhèn hàn( ),真是无以言表。
我觉得人活一生,成败得失都要淡然处之。成功不足喜,失败也不足悲,正如那棵承载巨大压力的松树,于逆境中奋力成长,以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挑战巨石。
刚才那位“将军”不再显得高大,因为只要这块被压制的松树突然松动,撤开树身,那块巨石就会危如累卵,滚落而下,站在山巅的那位“将军”也会随之跌入万丈深渊……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读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恰当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无以言表:
危如累卵:
作者看到第一棵松树时,对这棵松树的评价是怎样的?
作者在看到第二棵松树时,为什么说“成功不足喜,失败不足悲”?
文中的两棵松树分别象征了哪两类人?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收藏夏季美丽的景象,好在严冬来临之际温暖自己的心房,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又多么实在!
人生如月,也有阴晴圆缺,无论去到哪里,难免有不愉快的事情。
如果没有严冬,我们未必能觉察四季的可贵,如果田鼠们没有储藏粮食,就一定熬不过冬天:如果我们没有留心收藏快乐的片断,构筑坚实的心灵防线,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挫折,也足以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冻结、枯萎。
因此,对于生存,精神储备和物质收藏同等重要。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实在:
枯萎:
(2)“多么简单的道理”指的是
A、收藏阳光、颜色和单词、收藏夏季美丽的景象,好在严冬来临之际温暖自己的心房
B、为自己的冬天储存好食物
(3)划线部分的句子用到的修辞是: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4)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话的?()
A.光有物质的富有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精神的富有。
B.在生活中,我们要有足够的物质储备。
C.在生活中,我们要有足够的精神储备。
(5)如果给你有一次收藏的机会,你将收藏什么?说出理由。
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
(1)田鼠们睁开眼睛,哇!昏暗的洞穴顿时变得明亮,田鼠们感到很温暖。
①这是尼克收藏的(颜色阳光单词)带给大家的欢乐。
②“阳光”指的是( )
A、太阳的光线
B、让人感到温暖、振奋、高兴的精神动力
③“哇”一字写出了田鼠们的心情。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也要读出这种感觉。
A、激动地
B、骄傲的
C、惊喜的
(2)于是尼克就讲了一个故事,田鼠们听得入了迷。最后,他们变得兴高采烈,欢呼雀跃:“尼克,你真了不起!”
①这段话对田鼠们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了详细描写。
②“真了不起”的意思是
③文中那些地方写出了尼克的“了不起”?找出来总结一下吧!
《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股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朱自清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捕捉住时光逝去的踪迹。
(1)读了这篇散文,让我们想起了很多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你可以写几个呢?
(2) 读完朱自清的《匆匆》,不由想起高尔基咏物言志的名篇《时钟》。尽管格调各异,但两位作家不谋而合,抓住人们日常习见而又易于忽略的物象,或寄情述怀,或生发议论,感叹韶华易逝,人生短促,亟需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所作为。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怎么做些什么呢?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仿照词语,再写两个:
逃去如飞:
(2)片段中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抄写下来。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到的修辞是( )
A.设问 B.反问
改为陈述句:
(5)“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a.作者深感时间匆匆而过,流逝之快,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不能白白过此一生。
b.我们可以在世上随时间的流逝而老去,直至死亡。
(6)片段写出了作者茫茫然的感觉,那你以后打算做些什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独一无二
记得我13岁时,和母亲住在法国东南部的耐斯城。母亲没有丈夫,也没有亲戚,够清苦的,( )她经常能拿出令人吃惊的东西,摆在我面前。她从来不吃肉,一再说自己是素食者。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母亲正在仔细地用一小块碎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我明白了她称自己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我16岁时,母亲成了耐斯市美蒙旅馆的女经理。这时,她更忙碌了。一天,她瘫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嘴唇发灰。马上找来医生,作出诊断:她摄取了过多的胰岛素。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多年一直对隐瞒的疾痛——糖尿病。
她的头歪向枕头的一边,痛苦地用手抓挠胸口。床架上方,则挂着一枚我1932年赢得的耐斯市少年乒乓球冠军的银质奖章。
啊,是对我的美好前途的憧憬支撑着她活下去。为了给她荒唐的梦至少加一点真实的色彩,我只能继续努力,与时间竞争,直至1938年我被征入空军。巴黎很快失陷,我辗转调到英国皇家空军。( )到英国,( )接到了母亲的来信。这些信是由在瑞士的一个朋友秘密地转到伦敦,送到我手中的。
现在我要回家了,胸前佩带着醒目的绿黑两色的解放十字绶带,上面挂着五六枚我终生难忘的勋章,肩上还佩带着军官肩章。到达旅馆时,没有一个跟我打招呼。原来。我母亲在3年半以前就已经离开人间了。
在她死前的几天中,她写了近250封信,把这些信交给她在瑞士的朋友,请这个朋友定时寄给我。就这样,在母亲死后的3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使我能够继续战斗到胜利那一天。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回答问题。
①为了给她荒唐的梦至少加一点真实的色彩,我只能继续努力,与时间竞争,直至1938年我被征入空军。(“荒唐的梦”指什么?为什么“我”要为她“荒唐的梦加一点真实的色彩”?
②就这样,在母亲死后的3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从她身上吸取着力量和勇气——这使我能够继续战斗到胜利那一天。(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