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文欣赏阁。
秋收

只那么一眨眼,二三月播种的春光就长成庄稼、结果成熟了。沉甸甸的稻子已不堪重负地俯身垂首,黄灿灿的( )谷怀了孩子愈显沉重,小米( )一如黄狗肥长肥长的尾巴,对着山野毛绒绒地晃。
这是秋收时,一台美好的布景。
布景中,太阳以其辉煌的晨( )出来了。红红的光影里,走来了牛群、羊群和摇摇摆摆的鸭群,走来了不上早课的孩子们。几个女人拿着镰刀、背着背笼从村口出来,又几个女人拿着镰刀、背着背笼从村口出来,而在前面的,是一群挑着箩筐、抢着谷桶的男人。
进了田,就开始割,割出一个角后,就开始打。“乓、乓、乓、乓”的打谷桶声和“嗡——嗡——嗡——嗡——”的打谷机声,都在热热闹闹地响应着旷远的回声,是小泽征尔指挥的一曲乡间音乐,沉重,凝缓,质朴,亲切,虽无任何修饰,却透溢着一种回天的力量,无言的美感。虽然很忙,但不时有人走近桶边,捧一勺谷粒、捏捏、掂掂,簸簸( ),想收圆两唇吹一吹,却怎么也收不拢那一抹的微笑,只好张开五指,让喜悦溢光流彩地从指缝间潺潺漏过。
人们彼此躬着、弯着,澄澄的阳光在周身照耀。满目的金色跳跃颤抖,像音乐里所要表示的一条河,一条流泉似的河,一条涨春水的河……
(1)利用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
(2)“结果”中的“结”在这里读   ,“结果”在文中第一句中的意思是      ,请你用“结果”另外的读音写个句子:
                                         
(3)短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4)在文中用“  ”划出一个比喻句,并说说这个句子为什么写得好。
                                         
(5)读一读划线句子,说说人们为什么会“收不拢那一抹的微笑”?
                                         
(6)短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总统主持葬礼是因为 ( )
A.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教授都来了,总统主持显得更加尊重客人。
B.为了能唤醒更多的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C.许多人都在关注此项活动,他必须得参加。

课外类文阅读。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
它们一面吸收来自太阳的部分光线,一面向四周散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正是由于空中有了灰尘,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有了凝结核,从而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又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1)文中加点的两个“它们”各指什么?
①前一个“它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后一个“它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用一组排比句式简要回答: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呢?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③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境下才能看得见。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和岩石。①它们经过风化作用后,分裂成细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和其他有机物颗粒一起在空中飘浮。②它们一面吸收来自太阳的部分光线,一面向四周 A 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阳光经过灰尘的来回 B ,强度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有趣的是,尘粒还有个“怪脾气”,容易散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这样,由于下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紫、蓝、青三色光受散射的作用也就比较强,这才使得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正是由于空气中有了灰尘,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有了凝结核心,从而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又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散射、折射和透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④
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的悬浮。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严重的是,天空不可能有云雾,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即使是一些被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选自《中学生》杂志,有删改。)
(1)将“散射”、“反射”两个词恰当地填入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
A
B
(2)第二自然中加点的两个“它们”各指代什么?
①“它们”指
②“它们”指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空间顺序 D.程序顺序

(4)文中划线句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这一句话是从文中摘出来的,你认为应放回第几 自然段的开头?
答:
(6)用一组排比句式简要回答:“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境地?”
答: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即使是一些被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
答:
(8)作者在本文中,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哲学道理?
答:

阅读。
沙尘暴
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
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
早在1860年至1 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1 95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公里、宽1 500公里、高3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5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 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
近几十年来,我国有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于是导致2000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5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 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
事实表明,人们无节制地垦荒开地,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应努力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
◆沙尘暴形成的主要条件

◆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请你举出文章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蓝色。灰尘则不同,它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我们看到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就是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1)找出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灰尘在散射太阳光时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