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而且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喜欢玩,而且玩得有趣有益。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个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很薄的纸,把印在小说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时就该专心读书、学习,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时不要呆头呆脑,同时要玩得有趣有益,不要打闹、乱玩。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勤奋——( ) 喜欢——( )
启示——( ) 帮助——( )
填空。
①第1自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小时候喜欢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用“____”画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
鲁迅小时候读书读得好,是因为( )
A.他特别聪明,读一遍就会背。
B.他特别勤奋,总是比别人多背上几十遍。
C.他不仅聪明,而且特别勤奋。
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找小鸭
小兔子跳哒哒,踢开房门找小鸭,踢坏桌子打了碗,气得小鸭不理它,小花猫,找小鸭,轻轻敲门说了话,
讲文明,讲礼貌,小鸭高兴欢迎它。
(1)文中写了三种小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鸭喜欢_______,讨厌_______,因为_______把门踢开,而_______把门敲开,说明_______很有礼貌。
(2)你喜欢短文中的哪种小动物?为什么?
课内阅读:
(1)《小闹钟》一课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溪生病了》一课中小溪的水原来是()、(),因为()、()、(),往小溪里丢垃圾,小溪变()了,变臭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棵树,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十棵树,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百棵、千棵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我们都栽______________
齐给祖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阅读并回答问题。
王羲之刻苦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被人们誉为“书圣”。
王羲之于公元321年出生在山东琅邪的临沂,王家是当地的高门望族,也是书香门第。父亲收藏了很多书,又酷爱书法。自幼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王羲之非常喜爱读书习字。4岁时,他就爬到桌子上,让父亲教他练习写字。7岁时,他的字就已经写得很像样子了。 他从小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地练习书法,写不好了,就重来。他像着迷似的。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到树荫下去乘凉,而王羲之汗流浃背,还不肯休息;冬天三九严寒,人们都围坐在火炉旁取暖,而小羲之练字练得小手冻得红肿也不肯罢休。就这样连吃饭的时候也要拿筷子当笔,拿饭桌当纸,练个不停。他还时刻在揣摩字的结构,手指不停地在裤子上划,久而久之把裤子都磨出了个洞。他每天在庭院里的池塘边练字,在池塘里面洗笔,天长日久,那小池塘的水都变成黑色的了,家里人称它“墨池”。就这春去冬来,年复一年,他终于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然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人们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
锲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联系上下文,说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哪几方面写王羲之刻苦练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表现王羲之刻苦练字的精神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给短文分层,并写出每层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了这篇短文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并答问题。
李子核
妈妈买来李子,放在盘子里,打算吃完饭分给孩子们。
瓦尼亚从来没有尝过李子。他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转(zhuǎn zhuàn),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去摸摸。他很想马上就拿一个来尝尝。
瓦尼亚黑溜溜的眼珠往四周转(zhuàn zhuǎn)了一下,看看别人没有注意他,就踮起脚尖,抓起一只李子,赶快塞(sāi sè)进嘴里去。
吃完饭后,妈妈数(shǔ shù)了一下李子,发现少了一只,就问孩子们:“你们吃过李子吗?”
大家说:“没有!”
瓦尼亚脸红得像只熟透的大番茄,也说:“没有,我没有吃!”
妈妈看了看瓦尼亚,说:“谁吃了李子,这倒不要紧。可是李子有核,谁要是把李子吞下去,那么过一天就会送命的。”
瓦尼亚听了妈妈的话,吓得脸色苍白。他摇晃着两只小手,结结巴巴地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一家人都笑了,而瓦尼亚却哭了。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 、 、________,说明瓦尼亚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中,描写瓦尼亚的动作的词有 、 、 、_______。
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它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妈妈说吞食李子会送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瓦尼亚却哭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