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 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 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是小明学习小组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实验中的实物连接图。
(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大约12Ω左右。请你指出连接图中的三处错误。
A
B
C
(2)小明发现邻近的小芳一组,接入最后一根线后,灯马上特别亮,急忙指出她们的两处错误,你认为错误是:
① 、
②。
(3)实验小组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得到了下面5组数据:
| 次数 |
1 |
2 |
3 |
4 |
5 |
| U/V |
3.0 |
3.5 |
3.8 |
4.0 |
4.5 |
| I/A |
0.28 |
0.30 |
0.31 |
0.32 |
0.34 |
| R/Ω |
10.7 |
11.7 |
12.3 |
12.5 |
13.2 |
小明发现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值相差很大,你认为可能的因是。
研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时,我们常采用物理研究方法是,即选出两根合适导线,在电压相同情况下,测出它们的电流,然后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根据下表所提供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 导线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 长度(m) |
1.0 |
0.5 |
1.5 |
1.0 |
1.2 |
1.5 |
0.5 |
| 横截面积(mm2) |
3.2 |
0.8 |
1.2 |
0.8 |
1.2 |
1.2 |
1.2 |
| 材料 |
锰铜 |
钨 |
镍铬 |
锰铜 |
钨 |
锰铜 |
镍铬 |
(1)研究电阻与导体长度关系,应选导线C和
(2)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关系,应选导线是
(3)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关系,应选用导线A和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两根完全相同的铁钉、表面绝缘的铜线、大头针若干。小杨同学利用上述器材。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用铁钉插在线圈中的目的是_______。
(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3)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_______(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4)电磁铁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如图所示,是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请在下面放大的图中画出轨道下方的车厢通电线圈的绕线。和磁感线。
小华、小玲和小强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1)在小华设计的图甲这个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是通过________体现出来的,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容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_________。
(2)在小玲设计的图乙中,将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中,这是为了保证_______相同;
(3)在小强设计的图丙中,小强在烧瓶中装的是煤油,请问他为什么不选择在烧瓶中装满更容易获得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小华进行的图甲实验中,发现装有_______可乐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_______,产生的热量越多。
(5)对比三个同学的设计,谈谈他们的优缺点。
瑞瑞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加试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
(2)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3)方法改进后,闭合开关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断开开关电压表如图所示,则UAB真实值是______V,根据修正后的数据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_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 UAB |
UBC |
UAC |
| 1.5 |
1.4 |
2.9 |
(4)这个实验在设计步骤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增加这一步骤的作用是:________。
(5)在设计表格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