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王倩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电表、开关和导线。如图是王倩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王倩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王倩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倩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处,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__________端滑动(选填“左”或“右”),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V;
(4)王倩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U-I图像。根据U-I图像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_W,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时,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Ω。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压表的使用 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小雨同学用U型管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1)实验前先检查U型管压强计左右两液柱是否  ,然后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如果两液柱没有出现高度差,说明U型管压强计存在  问题.
(2)实验1可以探究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  的关系.
(3)综合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可以初步得出:  

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鹭同学先后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她将两段电阻丝R1、R2分别封闭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R1<R2),用玻璃管将烧瓶分别与相同的气球相连,两次实验电源电压不变。

(1)要探究通电时间和通电电流大小相同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应选择装置  进行实验.(选填“甲”或“乙”)
(2)比较相同时间里气球A与气球C体积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3)小鹭用气球替代温度计进行实验,你对此的评价是  

小雨同学猜想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A、水的表面积; B、水上方的风速; C、水的温度.
(1)小雨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你认为小雨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

(2)接着小雨用电吹风的热风档在图左边玻璃片上方吹风,发现左边玻璃片更早干了.小雨由此得出,水上方的风速越大,蒸发也越快.你认为此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刘光军同学在实验室做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时,他发现分别将小石块和小木块放在同一个水杯中,小石块会下沉、小木块会漂浮.因此他就特别研究了物体的浮沉与物体密度的关系,以下是他的实验过程: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
(2)在测量石块质量时,他发现往右盘中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他应移动  使天平平衡.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在量筒中装入50mL的水,把石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是  cm3.石块的密度为  kg/m3
(4)再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小木块的质量如图丁所示,用铅笔把木块刚好摁进水中,测量出小木块的体积为79mL,则小木块的密度为  kg/m3
(5)刘光军同学把实验得出的小石块密度和小木块密度与水的密度进行了比较,而后又反复实验并查阅了一些资料,初步得到了一个结论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它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物体上浮,如果它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物体下沉.

李小芳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实验探究时,利用现有的器材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李小芳同学为了节省试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对小芳同学以上实验操作评价是:
①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该  
②小芳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如表中,小芳同学依据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  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UAB/V
UBC/V
UAC/V
3.1
1.4
4.4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