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某反应为:4CuI + Hg = Cu2HgI4 + 2Cu (反应前后的I均为-1价),试回答:
①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Hg元素显 价;
②CuI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Ⅱ.某反应为:3H2O2+Cr2(SO4)3 +10KOH = 2K2CrO4 + 3K2SO4 + 8H2O
①反应中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被氧化的元素 (填元素符号);
②用单线桥表示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答题卡上完成)。
Ⅲ.有下列三个反应:
A.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B. 2FeCl2 + Cl2 = 2FeCl3
C. 2KMnO4 + 16HCl(浓) = 2KCl + 2MnCl2 + 5Cl2↑+ 8H2O
①上述三个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关系为 ;
②在反应c中,若被氧化的HCl为1.5mol,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
某学生取9g淀粉溶于水,为测定淀粉的水解百分率,其程序如图:

(1)各步所加试剂为:
A、B、C、D。
(2)实验中必须加B溶液的理由是。
(3)当析出2.16g沉淀时,淀粉水解率为。
(1)用食用油炒咸菜的铁锅如果没有洗净,不久会出现红褐色锈斑。则铁锅的锈蚀属于腐蚀(填“析氢”或“吸氧”);该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此反应每转移2mol电子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2)某同学用碳棒、铜棒和稀硫酸为原材料,实现了在通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Cu+H2SO4
CuSO4+H2↑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能够实验这一反应的装置图(作必要的标注);某同学做该实验时,看到碳棒上有气泡产生,铜棒上气泡更多且没有被腐蚀,其原因是。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
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步骤一: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步骤二: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 实验编号 |
NaOH溶液的浓度 (mol/L) |
滴定完成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
| 1 |
0.10 |
22.02 |
20.00 |
| 2 |
0.10 |
22.00 |
20.00 |
| 3 |
0.10 |
21.98 |
20.00 |
(1)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此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的范围是。
(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为。
(3)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右图的操作,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
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值)偏高的有(漏选得1分,错选、多选得0分):
A. 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
B. 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 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稀盐酸溶液润洗
D. 滴定到达终点时,仰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向盛有1 mL 0.1 mol/L 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1滴约0.05mL)2mol/L 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静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
是:
①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比冷纯碱溶液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
时,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形成;④BaCO3不能做“钡餐”,而BaSO4则可以;⑤使用泡沫灭火器时“泡沫”生成的原理。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2)氯化铝水溶液呈性 ,其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