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造成的,下列实验中无意义的是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
B.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
学习化学时会遇到很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
B.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C.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质量一定相等 |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相等 |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成针 | B.木已成舟 | C.死灰复燃 | D.积土成山 |
取一定量的铝土矿(含Al2O3、Fe2O3、SiO2)样品,放入盛有100 mL H2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 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H2SO4物质的量浓度是
A.1mol/L | B.2mol/L | C.3mol/L | D.4mol/L |
在120℃和常压下,向100mL CH4和N2的混合气体中通入300mL 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用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充分吸收,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34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 | B.1:1 | C.1:2 | D.2:3 |
零排放燃料电池曾被美国《时代》杂志列为21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十大新科技之首。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b均为多孔活性铂电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极为该电池的负极 |
B.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 + 4H+ + 4e-=2H2O |
C.该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D.H+(质子)由正极移动至负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