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溶液中的Na+与50 mL 1 mol·L-1 Na3P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3 mol·L-1 NaCl溶液 | B.75 mL 2 mol·L-1 NaNO3溶液 |
C.150 mL 2 mol·L-1 Na2SO4溶液 | D.75 mL 1 mol·L-1的Na2S溶液 |
下列关于这些晶体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与另一相同元素所形成的化学式相似的物质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
B.一个CO2晶体的最小重复结构单元中含有6个CO2分子 |
C.二氧化碳晶体是分子晶体,其中不仅存在分子间作用力,而且也存在共价键 |
D.在二氧化硅晶体中,平均每个Si原子形成4个Si—O共价单键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被提纯的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
A |
乙酸乙酯(乙酸) |
CCl4 |
萃取、分液 |
B |
乙烷(乙烯) |
溴的苯溶液 |
洗气 |
C |
乙醇(乙酸) |
新制氧化钙 |
蒸馏 |
D |
苯(溴) |
NaOH溶液 |
分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
B.油脂的氢化有利于油脂的保存和运输 |
C.石油裂化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
D.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
下列事实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将溴水与硝酸银溶液混合,或者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且用稀硝酸酸化的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均产生淡黄色沉淀 |
B.苯与环已烯都可以使溴水水层褪色 |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或乙酸铅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 |
D.甲醛与乙酸都可以与新制Cu(OH)2反应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半径:S2->O2—>F->Na+ | B.硬度:金刚石>SiC>晶体硅 |
C.熔点:Li<Na<K<Rb<Cs | D.结合质子能力:C2H5O—>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