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 )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了一枝红色的小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裂嘴傻笑。这一切怎么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雪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美啊,小园!”
小园如此娇美,真使我难忘啊!
请在第二自然段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 )的石榴花 ( )的玉米棒子
( )的黄瓜 ( )的果实
摘录4个四字词语,请抄在横线上。
文章第2至第5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正确答案后面画“√”。
①事情发展顺序。( )
②时间顺序。( )
③按不同方面。( )
你最喜欢“小园”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雨雾里。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泥潭,一支钢铁似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小块青稞饼。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小马,也让因缺药而致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了。忽然,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一拍战士的肩胛。
“首长,走……走不动了。”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掏出那几小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不知道。”另一位战士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红军首长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司令员,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
他轻轻打开纸包:啊,是那几小块青稞饼。
(1)给这篇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开头的横线上。
(2)查字典。
“瘦”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部____画;“剩”用音序查字法查____(音序)______(音节)。
(3)联系句子,写出近义词。
神奇( ) 魁梧( ) 消融( ) 严峻( )
(4)给文中画“~~~ ”的话选择一种最确切的理解,在( )里打“√”。
①战士感到饥饿、疲劳,死亡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自己。( )
②在困境中得到首长的关心,战士激动了。 ( )
③在危难中红军首长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战士感动了。( )
(5)文章中的“他”是谁?当“他”打开纸包看到那几小块青稞饼时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再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两次把炸药包放到桥沿上,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1)“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请你联系课文写出当时的情况怎样紧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怎么做的?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小顶山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这么好的天气,哪能错过?
于是,我和爸爸去游览胜地——小顶山。
我们来到山脚下,抬头一看,嘿!茫茫云海像把小顶山咬去了一半似的。如果你再仔细看,就会发现小顶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狮。
开始登山了。我哼着小曲,跟着爸爸在山间小路上行走。因为昨天下过雨,路边的草上沾满了露水,把我和爸爸的裤腿都弄湿了。我只好去挽裤腿。忽然,我发现一只磕头虫在慢条斯理地爬,便跑过去抓它。当我抓住它的时候,它“啪”地一下子给我磕了个头,把我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林阴深处。这里的风景格外迷人,一棵棵松树吐着一股股诱人的松香,一只只山雀在枝头唱着优美动听的歌,好像在给我们鼓劲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不由得脱口而出。
不多时,我们就爬上了山。我和爸爸又继续向小顶山的主峰爬去。
嘿! 我们足足用了八分钟,才登上了小顶山的主峰。我往下一看,一条直通莱芜的宽阔大道变得像一条银白色的带子,公路上的车辆好像一只只乌龟在爬似的;一层层梯田绿油油的,风一吹,麦子摇摆起来,好像在向我们招手似的。
我和爸爸站在山头上,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望着眼前的一切,爸爸意味深长的说:“古人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啊!”听着爸爸的话,我也在想,这不是和学习一样吗?学习总会有困难,但只要有决心,就能够取得胜利,想着想着,我高兴地笑了。
(1)联系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①昂首挺胸____________ ②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句:①________是用_______比喻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是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拟人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章分为三段,并写出段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训练(25)
“我”(成语作文)
俗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这个人生与众不同,心直口快,说一不二,一诺千金,决不鹦鹉学舌,人云我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洁身自好,随遇而安;从不好高骛远,患得患失,这山盼望那山高,作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也不低三下四、卑躬屈膝、溜须拍马、阿谀奉迎、趋炎附势、仰人鼻息、卖身投靠;认定目标,坚贞不渝,昂首挺胸,走自己的路,鸿鹄之志永不变。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一向讨厌那些朝秦暮楚、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得陇望蜀、欲壑难填、摇头摆尾的伪君子。是正人君子就应该主持正义,通情达理,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仗义执言,更爱打抱不平;决不能两面三刀、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热衷于搞阴谋诡计;同情弱者,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处处体现中华民族之美德。对那些专横跋扈、趾高气扬、称王称霸、盛气凌人、无法无天、不可一世的鱼肉乡里、称霸一方的社会渣滓以及那些目空一切、目无王法、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无赖之徒,应义不容辞,挺身而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群起而攻之;处变不惊,泰然自若,无所畏惧,大义凛然,勇往直前。
奉劝那些误入歧途,至今仍津津乐道、执迷不悟、不思悔改、玩世不恭的世人:去日苦多,来日方长,迷途知返,一失足成千古恨,浪子回头金不换;决不能再我行我素、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更不能自暴自弃、一意孤行;应痛定思痛、三思而行;如果真的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到头来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后悔莫及,落得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取灭亡,抱恨终身的可耻下场。
(1)本文成语中写出(15)
①五个褒义词:
②五个贬义词:
③四组近义词:
④四组反义词:
⑤四个描写人物神态的:
⑥四个描写人物行为的:
⑦四个表现精神品质的:
(2)六个或六个以上的成语写成连贯的一段话(10)
“三好生”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大会。被喊到的大都是军官子女,他们不像农家子弟那样红着脸到主席台上拿了(甚至可以说是“夺”了)奖状就跑,而是大大方方,到主席台上先向校长敬少先队礼,然后双手接过奖状,再昂首挺胸地走回来。他很羡慕他们。当然仅仅是羡慕,即使夜里做一百零八个梦也不会梦到自己当“三好生”,他觉得“三好生”不是他这种人当的。直到旁边的“大棍”用胳膊肘捣他,“快!校长喊你到台上领奖,你是‘三好生’啦!”福星真的照到了自己头上。他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激动地不知所措。
“快去呀!”旁边的几个人叫道。
为了替农家子弟争回些面子,他走得郑重其事。到主席台上,他也像军官子女那样向校长敬了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接下来,就该双手接奖状了。
“你来干什么?”校长的神色奇奇怪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我来……领奖呀。”他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别的“三好生”笑容可掬,唯独对他冷冰冰的。他有些委屈。
“领什么奖?”校长一下子暴怒来:“简直是胡闹!”
他一下子懵了,“不是你喊我来领奖的吗?”
“我叫你来领奖?”校长把“三好生”名单往他面前一递,“你看看,上面连你的名字都没有,我会叫你来领奖?”
他听到身后传来同学们的笑声。只听“大棍”一边笑一边大声嚷嚷:“唉,他信了!他信了!”
这他才知道自己被人捉弄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无地自容,转身就跑。
他的班主任,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地近乎古板的人,走过来拦住他:“别走,这次‘三好生’有你呀。”
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班主任走到校长面前:“这次‘三好生’有他,怎么能没有呢?我明明记得有嘛。”
校长生气地把名单递给他。他仔细看了两遍,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我写名单的时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
校长脸一沉,“胡闹!亏你平时那么认真,也能出这种错!现在怎么收场?”
全场静得出奇。
班主任把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拿下来递到他手上:“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班主任平常穿一件蓝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常常别着一支钢笔,钢笔的挂钩露在外面,在阳光下白灿灿的,常引得学生羡慕不已。要知道,那个时候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钢笔还是奢侈品啊。
他的自卑感一下子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他当时对班主任虽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埋怨。埋怨他一时的疏忽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了丑。
二十年后,他已是某中学的一位班主任。
一天,他向妻子谈起了往事,提到他当年的班主任,那个平时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地几乎古板的人。
“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叹道。
妻子笑吟吟地反问道:“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单单把你漏掉呢?亏你现在还是班主任?”
半晌无语。夜班,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
(1)“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全场静得出奇”。为什么会这样?作者通过这两句想表达什么?
(2)班主任是怎样妥善处理这一闹剧的?
(3)“半晌无语。夜班,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 两眼含泪的原因是什么?
(4)校长是怎样的一个人?你赞赏他对偶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吗?为什么?
(5)“他的自卑感一下子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你认为那一次的经历对他以后发展有什么影响?
(6)文中交代班主任是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