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议》中提出的创新、绿色发展理念,分别依据我国什么样的国情?
(2)“十三五”时期,我国怎样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材料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实践再次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知识再现: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说明了什么问题?
聪明智慧:你认为党和政府如何才能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分好”?
观点辨析:只要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战略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狄更斯: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居里夫人: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激励自己,用尽所有的力量应对一切……我的毅力终于占了上风。
马克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苦难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1)这三句名言给你什么启示?
(2)你打算怎样培养坚强的意志?
观察漫画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某市举办的大学生招聘会上,找工作的家长比大学生还要多。许多本该由大学生自己做的事情,却由家长代劳:简历由家长帮着投,与用人单位交谈时由家长上阵,去哪个单位家长说了算,甚至有的大学生自己在家睡觉,让家长替自己来应聘。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2)这种现象对这些大学生们有什么危害?
(3)如何改变这种现象?
材料一:我国实施“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科学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创新创业。
(1)有人说:“人才就是指这些科学家和领军人物。”请你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材料二:荣膺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殊荣,曾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虽然走了,但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也就是说根据下面表格提供的钱学森事迹谈谈对青少年成才的启发。
(3)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需要各种人才,每个人都有机会为祖国争光添彩。这样的的时代要求我们青年学生怎么做?
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课本知识来了解社会现实,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探索,同学之间也经常相互设疑提问,相互问答,提高学习效率。现撷取他们的几朵思想火花作一展示,并请你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
(一)搜集的“社会现象”资料:
1.2010年初,国家批准包括苏州在内的16个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到2020年,苏州市的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竞争力得到根本提升。
2.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江苏省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是我省在实行免收学杂费后,作出的又一项惠泽义务教育阶段学子的重要举措。
(二)提出的疑问:
(1)对于社会现象1,甲同学提问:国家为什么要创建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对于社会现象2,乙同学提问:从保证受教育权利角度分析,江苏省为什么要这么做?
(3)对于这两个社会现象,丙同学提问:两者有何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