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 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
|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
|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
|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启示了人们力图发现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于是欧洲兴起
| A.文艺复兴运动 | B.宗教改革运动 | C.资产阶级革命 | D.启蒙运动 |
一般认为“人文精神”至少应包含三个要素,即人性、逸性和超越性。其中人性就是肯定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肯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普罗塔戈拉被视为倡导人文精神的先驱,主要是因为他
| A.要求遵循理性 | B.肯定了人性 |
| C.提倡超越性 | D.要求人人平等 |
《武经总要》中记载有一种称为“霹雳火球”的武器,其点燃后“开声如霹雳”,用以放烟熏敌人可对付敌方挖地道攻城。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 A.地道战很频繁 | B.普遍使用地雷 | C.进入热兵器时代 | D.出现火药武器 |
黄宗羲说工商“盖皆本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国家是“为万民非为一姓”。这说明他
| A.关注民生 | B.倡导民主政治 | C.幻想大同社会 | D.废除君主专制 |
一般评价历史事物主要看它“是否顺应了世界文明前进的大潮,是否代表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是否为向现代工业文明过渡做出了贡献。”据此可认定德意志《1871年宪法》
| A.值得肯定 | B.值得批判 | C.无法下结论 | D.好坏参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