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新能源中,氢能将会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
Ⅰ. 已知101kPa、25℃时,1mol下列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状态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数据如下:
物质 |
氢气 |
原煤 (主要成份是C) |
汽油 (主要成份C8H18) |
热量(kJ) |
285.8 |
250.9 |
4910 |
(1)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可以代替原煤和汽油作为新能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副产物之一是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Ⅱ. 如图所示,硫酸工业中产生的SO2通过下列过程既能制得H2SO4又能制得H2。
请回答:
(1)该过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该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气中的S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时可得含Na2SO3的样品,为测定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① 装置B的作用是 。
② 测定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所需的数据是 。
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下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 (填字母)。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I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任写一项)。
(3)已知t℃时,反应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K=0.25。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 。
②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 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x= 。
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如下图所示。
(1)I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中,2NO(g)+O2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3)III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2NO2(g)N2O4(g)△H1
2NO2(g)N2O4(l)△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___。
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IV中,电解NO制备 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上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 、氢气 。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 。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填“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 、 离子。
(B)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
A.蒸发皿
B.石棉网
C.泥三角
D.表面皿
E.坩埚钳
F.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 。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次。
(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硫有多种含氧酸,亚硫酸(H2SO3)、硫酸(H2SO4)、焦硫酸(H2SO4·SO3)、硫代硫酸(H2S2O3)等等,其中硫酸最为重要,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在实验室,浓硫酸是常用的干燥剂。完成下列计算:
(1)焦硫酸(H2SO4·SO3)溶于水,其中的SO3都转化为硫酸。若将445g焦硫酸溶于水配成4.00L硫酸,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
(2)若以浓硫酸吸水后生成的H2SO4·H2O计算,25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能吸收多少g水?
(3)硫铁矿是工业上制硫酸的主要原料。硫铁矿氧化焙烧的化学反应如下:
3FeS2+8O2→Fe3O4+6SO2 4FeS2+11 O2→2Fe2O3+8SO2
若48mol FeS2完全反应耗用氧气2934.4L(标准状况),计算反应产物中Fe3O4与Fe2O3物质的量之比。
(4)用硫化氢制取硫酸,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保护环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制备硫酸的方法。
硫化氢体积分数为0.84的混合气体(H2S、H2O、N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若空气过量77%,计算产物气体中SO2体积分数(水是气体)。(已知空气组成:N2体积分数0.79、O2体积分数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含量碱性测定。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水通入A的进口为_________。
(2)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0mol/L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图2中的_____;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____(①=10ml,②=40ml,③<10ml,④>40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g/L。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