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左图为某丹霞地貌景观,该地貌是由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红色砂砾岩层,经地质作用形成的堡垒状山峰;右图是三大类岩石转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该山体堡垒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组成该山体的岩石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途客运站的选址规划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太原客运北站正式运营不到半年,即陷入停顿状态。与之相比,郑州客运新北站正式运营以来,客流量与日俱增。读郑州和太原交通简图,回答下题。

两客运站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A.接近住宅区,方便居民出行 B.远离风景区,减少噪音污染
C.接近城市商业区,方便物流 D.远离主城区,避免干扰市内交通

关于两客运站的发展

A.郑州客运站过于接近高速公路,需要搬迁
B.太原客运站周边路网欠发达,需要改建
C.郑州客运站可向西部迁移,接近铁路,方便货运
D.太原客运站应当向北搬迁,方便居民出行

下图为世界亚热带气候某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BB1显示的河谷地貌主要成因是

A.流水的溯源侵蚀 B.流水的下蚀
C.流水的侧蚀 D.岩层的断裂下陷

关于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AA1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B.BB1流速快,泥沙沉积作用显著
C.该河段有凌汛现象发生 D.图中河段的流向为自南向北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大气层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图a和图b分别是1986~2007年四川省乐山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峨眉山雾日的月际变化图,回答下题。

乐山市与峨眉山雾日的差异是
①乐山市夏季多雾②乐山市冬季多雾
③峨眉山全年多雾④峨眉山年均雾日数比乐山市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乐山市与峨眉山雾日季节差异的解释

A.冬季,峨眉山气温低,空气对流旺盛而多雾
B.冬季,乐山市靠近长江边,水汽充足易饱和
C.夏季,峨眉山降水多,所以多雾
D.夏季,乐山市海拔低气温高,近地面水汽不易饱和凝结成雾

产业结构的变动,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读2000~2011年中国城市群三大产业结构变动表格,回答下题。
2000~2011年中国城市群(部分)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单位:%)

城市群
2000年
2006年
2011年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a
9.6
42.2
48.2
6.0
44.2
49.8
5.3
42.7
52.0
b
9.5
47.0
43.5
7.3
51.2
41.5
6.1
54.5
39.4
c
13.3
40.1
46.6
9.1
45.8
45.1
5.8
57.1
36.9
d
20.4
40.7
38.9
13.5
47.6
38.9
10.1
57.9
32.0


表格中a、b、c、d代表的城市群分别是

A.a—江淮; b—辽中南;c—长株潭;d—京津冀
B.a—辽中南; b—京津冀;c—长株潭;d—江淮
C.a—京津冀; b—辽中南;c—长株潭;d—江淮
D.a—长株潭; b—辽中南;c—京津冀;d—江淮

表格中城市群的发展方向

A.a城市群适宜大力发展金融等高端服务业
B.b城市群未来宜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C.c城市群目前应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d城市群要积极主动地做好产业转出工作

表格中各城市群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A.a城市群人口迁入能够延缓老龄化进程
B.b城市群人口主要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C.c城市群人口迁移主要因为大型工程建设
D.d城市群人口迁移降低该地城镇化水平

读“我国东部某地(30°N)某座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45°,沿虚线L2坡度为30°,回答下列各题。
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乙地最强正午太阳辐射日期约为

A.6月下旬 B.12月中旬
C.10月初 D.11月中旬

甲乙两地中,夏季游客多选择的日出观赏点及原因是

A.甲地坡度陡,观日出更佳
B.甲地海拔高,观日出视野更开阔
C.夏季日出东北,在乙地观日出视线更佳
D.甲地比乙地日出早,在甲地观日出更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