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
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
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
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
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 D.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 |
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B.“一五”计划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
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对1956—196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正确的是()
A.“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
B.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
C.走了不少弯路,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
D.只有成功没有失误 |
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继续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闭关锁国 | B.海禁 |
C.封建专制统治 | D.重农抑商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