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现象。下列政治制度与此相关的是( )
| A.宗法制 | B.郡县制 |
| C.察举制 | D.科举制 |
北宋理学家程颢说:“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 由此可知他()
| A.主张格物致知 | B.强调知行合一 |
| C.具有心学倾向 | D.倡导经世致用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
| A.评议国政是非 | B.宣扬理学道统 |
| C.培养科技人才 | D.引导地方风俗 |
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 |
| 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
| 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
|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
《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下观念与之相去甚远的是()
| 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
| C.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下列的著作的先后顺序是()
①《梦梁录》②《武经总要》③《日知录》④《考工记》⑤《说文解字》
| A.④⑤②①③ | B.④①⑤②③ | C.⑤①②④③ | D.⑤④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