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原理相同的是( )
| A.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40℃、170℃均能脱去水分子 |
| B.甲苯、乙烯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C.溴水中加入己烯或苯充分振荡,溴水层均褪色 |
| D.1—溴丙烷分别与KOH水溶液、KOH乙醇溶液共热,均生成KBr |
含有a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xmolCl2。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 A.x=0.4a,2Fe2++Cl2=2Fe3++2Cl- |
| B.x=0.6a,2Br-+Cl2=Br2+2Cl- |
| C.x=a,2Fe2++2Br-+2Cl2=Br2+2Fe3++4Cl- |
|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 |
在反应8NH3 + 3Cl2= 6NH4Cl + N2中,被氧化的氨与未被氧化的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8∶3 | B.6∶1 | C.3∶1 | D.1∶3 |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 Fe3++Ce3+ Sn2++2Fe3+ = 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Sn2+、Fe2+、Ce3+ | B.Sn2+、Ce3+、Fe2+ |
| C.Ce3+、Fe2+、Sn2+ | D.Fe3+、Sn2+、Ce3+ |
在反应3Cu2S+22HNO3=6Cu(NO3)2+3H2SO4+10NO↑+8H2O中,1mol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 A.6mol | B.8mol | C.10mol | D.12mol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
|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
|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
| 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