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和遗址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观察下列图片:
(1)图1为纪念谁而修建的?请用一句话对这一历史名人进行概括评价?
(2)图2水利工程的名称及作用分别是什么?修建者是谁?
(3)请就如何正确对待文物、古迹和遗址,谈谈你的看法?
有人说,明清时期把平定叛乱、消灭分裂势力与抗击外来侵略紧密结合起来,才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学习明清历史后,同学们针对此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也积极参与。
任务一梳理知识
(1)明清时期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后果怎样?
(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是清朝也出现过危机前夜的治世局面,这一局面指什么?
(3)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表现在哪些方面?
任务二 解决问题
(4)用史实说明明清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保卫边疆做出的努力。
任务三 感悟启示
(5)从明清的繁荣到衰落,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读图回答问题:
(1)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发生在哪一年?比欧洲早了大约多长时间?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2)郑和的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原因是什么?
(3)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发展。但中国在郑和下西洋后,为什么海上贸易停滞不前,国力日益衰退?
请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与之对应的朝代后:
(1)澶渊之盟(2)郾城大捷(3)郑成功收复台湾(4)《清明上河图》 (5)靖康之变 (6)交子(7)黄道婆(8)马可波罗来华(9)赵州桥(10)廷杖制度(11)敦煌艺术(12)《尼布楚条约》(13)全国第一大港-泉州(14)行省制度
隋朝 |
唐朝 |
北宋 |
南宋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材料一:“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
自己的。”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歌曲《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它在那个省率先实行?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开放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窗口的是那个城市?
(3)有人认为对外开放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说明理由。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有利于
国家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中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政府积极回应。……中美两国在建交问题上进行了多次谈判,到1978年12月发表建交公报,后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1953年,中国提出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什么?目前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
(3)请你列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二项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