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道:“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
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
1921年开始的苏俄改革和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都( )
A.从恢复和发展农业入手 | B.注重工业建设 |
C.属于社会主义制度改革 | D.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
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作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得到“历史的青睐”是因为( )
①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②允许农民有条件出租土地 ③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 ④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④ |
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
粮食作物耕种 面积(万公顷) |
9446 |
6620 |
7860 |
8730 |
||||
粮食作物产 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其根本目的是( )
A.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
B.解决国家粮食短缺的窘况 |
C.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
D.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
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主要规定,其经济作用是( )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
C.调整农业与工业的税收比例 |
D.借助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发展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