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史料记载:“ 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  )

A.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 B.诏令须经起草和审议的程序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下列对北朝时成书的《齐民要术》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总结了11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
②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方法
③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
④是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在文化上的反映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对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西方思想家有
(1)伏尔泰 (2)孟德斯鸠 (3)卢梭 (4)赫胥黎

A.(1) (2) B.(1)(2)(3)(4) C.(2)(3)(4) D.(2)(3)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A.1644年的明朝灭亡 B.1912年的清朝灭亡
C.1931年九一八事变 D.1937年的七七事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