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图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电源 X极 |
实验前U形管中液体 |
通电后现象及结论 |
A |
正极 |
Na2SO4溶液 |
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试液后,a管中呈红色 |
B |
正极 |
AgNO3溶液 |
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4OH--4e-=2H2O+O2↑ |
C |
负极 |
KCl和CuCl2混合溶液 |
相同条件下,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 |
D |
负极 |
酒精 |
b管中可能产生乙醛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
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图中心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C.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A、B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在粗硅的制取中发生反应2C+SiO2![]() |
B.由“HF比HCl稳定性好”,可推知HF比HCl沸点高 |
C.由“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2CO3溶液比Na2SO4溶液的pH大”,可推知C比S的非金属性弱 |
D.由“某过程发生化学键断裂”,可推知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
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已知: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B.工业上用电解M和T组成的化合物来制备M |
C.R、T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T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 |
D.J、M、R、T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T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