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会变酸,这是微生物搞的“恶作剧”.这些微生物来自哪里?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巧妙的实验解答了这一问题.右图是巴斯德的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巴斯德提出的问题是:     
(2)巴斯德做出的假设是:     
(3)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4)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     
(5)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乙图中将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把一棵银边天竺葵(它的叶子边缘呈白色,其它部分呈绿色)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的两块黑纸片在A处从正反两面遮住,然后将整个植物体移到阳光下照射数小时。之后把该叶片摘下,去掉叶绿素,加碘液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处在滴加碘液后颜色变成色,原因是
(2)A处在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原因是A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
A与B进行对照说明了
(3)C处(叶片边缘)没有变蓝,说明

某组同学在饲养家蚕的过程中,发现家蚕很喜欢吃桑树叶,家蚕喜欢吃桑树叶是不是家蚕的先天性行为呢?针对这一问题他们进行了探究。下面是他们在制定实验方案时的假设和争论的几个问题,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你的建议。
1.该组同学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蚕的选取:
A.使用已经孵化的家蚕进行实验
B.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化的蚕进行实验
你的建议是选择________方案,原因
3.实验用蚕的数量:
A.每组三只 B.每组十只
你的建议是选择________方案,原因
4.树叶的选择
A.选用桑树叶和杨树叶 B.只用桑树叶就可以
你的建议是选择_______方案,原因

请你根据下列学生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同一种树的树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中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潮湿。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环境下。请你分析:
(1)这个方案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
(2)试验过程中为什么要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湿润?

(3)如果甲、乙两组所用的树叶种类不同,行不行?为什么?

(1)实验“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中,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实验“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中,将装有新鲜菠菜的A袋和不放任何材料的B袋放到黑暗处的原因是;在甲、乙两广口瓶中分别放入沸水处理过的菠菜和新鲜菠菜的目的是形成
(3)实验“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中,将保温瓶倒置的目的是

实验探究: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回答: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度
23度
23度
23度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含水)
干燥
潮湿(含水)
干燥
种子萌发数量
23
0
24
0

(1)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实验甲组和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请说明理由:
(4)实验设计中,实验甲组和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个变量。
(5)甲实验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