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
|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 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
| 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 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
| 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 B.强调唯心主义观 |
| 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 D.强调三纲五常 |
西方学者称中国古代某学说为“Neo-Confucianism”,这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该“学说”是指
| A.孔孟儒学 | B.董仲舒的新儒学 |
| C.程朱理学 | D.明末清初的儒学 |
有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该是指
| A.春秋战国时期 | B.秦汉时期 | C.隋唐时期 | D.明清时期 |
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百家争鸣局面消失 | 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
| 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 | 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 |
《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
|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
|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
|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