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是电影《一九四二》的宣传语,电影临近结尾处,有一句台词:“日本人真是太恶毒了,他们居然给灾民发粮食。”表现的是侵华日军的指挥官之一冈村宁次乘飞机视察灾区,提出要用军粮赈灾,其目的是收买人心,为其所用。有网友指出冈村宁次回忆录当中,并未查到相关的记录。同时,侵华日军相关政策的执行者日伪政府,也没有相关的记录。一时议论纷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影像资料多数经艺术加工,不定为信 | B.影像资料不同于影像史料,真伪并存 |
C.回忆录是当事人亲身经历,客观真实 | D.政府记录也属于文献史料,准确全面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材料反映了当时
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 | 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
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 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的奏折中写道“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每年贩卖湖丝(湖州等地出产的生丝)并绸缎等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材料说明
①乾隆年间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②中外间“丝──银”贸易兴盛
③江南地区的桑蚕丝绸生产发达④官营手工业垄断了丝绸的生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关于这首古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
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 |
B.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
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 |
D.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
两汉时期,“钱”字很少见于文学作品中。而从两晋时期起,它的别称被大量收录:鲁褒尊其为“孔方兄”,干宝以“青蚨”称之,而王衍则贬之为“阿堵物”。这说明魏晋时期
A.儒家地位的变迁影响文学内容变化 | B.自然经济解体导致儒家义利观的解构 |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社会价值观念变革 | D.商业繁荣为市民文学发展奠定基础 |
以下关于下图所示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战役是在德黑兰会议上决定的
②该战役代号为“海狮计划”
③该战役发生在1943 年6月
④该战役加速法西斯德国走向灭亡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