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孔子的言论,反映其“礼”的思想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过犹不及” |
|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D.“有教无类” |
1853年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发布《待百姓条例》,其中规定“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这一政策
| A.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 |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 D.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1838年9月林则徐的奏折写到“盖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若不从此严起,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安肯破获以断来路?是以开馆应拟绞罪,律例早有明条,而历年未闻绞过一人,办过一案,几使例同虚设,其为包庇可知”。由此可见,林则徐认为禁烟的关键是
| A.整顿吏治 | B.禁止吸食 | C.严惩贩卖 | D.断绝外贸 |
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清朝 | 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
| 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 | D.清军将领采取积极抵抗的政策 |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 A.英国军队 | B.法国军队 | C.英法联军 | D.八国联军 |
鸦片战争后签定了中英《南京条约》,在该条约的各项条款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 B.赔款2100万银元 | C.领事裁判权 | D.五口通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