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请回答:
(1)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
(2)写出春秋时期晋楚之间进行的著名战役的名称。
(3)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哪个诸侯国?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请列举两位。
(5)写出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的名称。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步辇图》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
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同时还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辖。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隆重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结合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此图作者是谁?(1分)图中端坐中央的是何人?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藏在哪个朝代正式受中央政府管辖?设什么机构管辖?
(3)为有效管辖西藏事务,清朝还设置了什么官职?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交往,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

材料三: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1分)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1分)
(2)读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请写出流经苏州的那段运河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2)这“三种东西”再加上东汉发明的什么合称为四大发明。
(3)其中在航海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最早被利用是在什么时期?当时被制成的仪器叫做什么?如何评价它?
(4)对传播中国的四大发明,功劳最大的是什么人?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四大发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材料二 198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材料三

材料四

(1)材料一中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三体现的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它们曾经分别被哪两国占领?
(4)材料四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材料一某历史时期的两幅漫画。

材料二三年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状况。

年代
粮食产量(万吨)
比上年减少(万吨)
1958年
20000

1959年
17000
3000
1960年
14350
2650
1961年
14750

材料三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漫画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的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它与材料一之间是什么关系?
(3)材料三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变化”指的是什么?简要说明这一经济体制方面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的农业经济的变化,带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