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暑假,汉字听写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惊艳电视音频。尤其是央视科教频道制作的《中国汉字听写大全》,首播之后不仅登顶微博热门话题榜,还从央视十套“逆袭”进驻央视一套播出。运城实验中学选手代表山西进入总决赛,两个汉字听写类节目的热播,引发人们对于汉字“失写症”的热议。
如今保卫汉字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书法课进了中小学校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删去了“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以防止被误读为可用电脑打字代替汉字书写。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汉字听写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我们领略了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请你谈谈举办汉字听写推广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三个方面)
(3)将汉字之美留在指尖。请你就汉字“失写症”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改革开放作了精辟的论述。2014年2月7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专访时强调,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至今已经35年多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要实现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他在发表新年贺词时强调,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2)为什么要坚持走这条道路?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什么?
(4)为什么说“中国要实现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
材料一:2014年8月28日,南京青奥会闭幕式在奥体中心燃情上演。在“爱的志愿”环节中,500名志愿者走上舞台共同唱响《中国名片》。12个昼夜、288个小时、17280分钟,在这个盛夏,逾百万名南京青奥会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以他们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宾客的称赞。他们为青奥会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汗水,谱写出一曲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他们在这场青春盛会中尽情展现风采,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
材料二:1993年12月,在共青团号召下,2万余名青年亮出“青年志愿者”旗帜,在京广线开展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到2013年12月,20年来,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人数达到4043万。
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
(2)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会付出哪些代价?又会获得怎样的回报?
(3)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志愿者们共有的品质和自觉的行动,谈谈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后的体会。
材料: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此次活动主要面向中小学生。
(1)你知道我国科技的现状是什么?
(2)创新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青少年应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3)我国为什么必须加强科技创新?
材料一: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北师大,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进行座谈交流,习近平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我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现请您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九年级一班同学想了解青少年对我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的熟悉程度,请你帮助设计三种调查方法。
(2)请你任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中的两方面,并分别写一句符合该准则含义的中国古典诗词或格言或一个成语。
(3)习近平指出,要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不仅要善于继承,还要善于创新。请你说说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创新吗?为什么?
从“最美妈妈”吴翠萍、“最美教师”张莉莉、“最美司机”吴斌到“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女法官”后莉······当前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最美”任务,传递着国人对真善美的渴求,传递着求真向善臻美的正能量。
某学校正在开展“向‘最美’看齐,积聚正能量”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1)“向‘最美’看齐,积聚正能量”要求我们主动亲近社会,我们应怎样亲近社会?
(2)“最美”催动正能量,社会呼唤正能量。作为中学生,你打算通过哪些具体行动为社会积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