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维新派薛福成在其日记中写道:“唐虞(指尧、舜)以前,皆民主也。……迨秦始皇以力征经营而得天下,由是君权益重。秦汉以后,则全乎为君主矣。若夫夏商周之世,……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犹行于其间,其犹今之英(英国)、义(意大利)诸国君民共主政乎?……所以三代之隆,几及三千年之久,为旷古所未有也。”
材料二 英法革命以还,惟民主义已为政治之原则。美法等共和国家无论矣,即君主国,若英吉利,若比利时,亦称主权在民,实行共和政治。欧洲各国,俄罗斯土耳其之外,未有敢蹂躏宪章,反抗民意者也。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1915年)
(1)材料一将中国古代政治划分为“唐虞以前”、“三代”、“秦汉以后”三个时期。请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特征,并指出薛福成这一观点的思想来源?
(2)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奉行“惟民主义”国家的两种政体。结合所学,说明这两种政体的主要区别?
(3)据材料一、二,比较薛福成与陈独秀的主张有何不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演变的因素?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
(3)材料三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杨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大海日记》(网易博客)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西方开拓世界市场所带来的挑战,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影响如何?(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经济结构有何特点?其形成原因是什么?(6分)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形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化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美苏矛盾的激化,“三八线”由美苏对日投降分界线逐渐变成了朝鲜两大政治力量的分界线。1948年8月15日南部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宋晓芹《苏联与朝鲜战争》
材料二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 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材料四近年来朝韩关系发展回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朝鲜“三八线”最初出现的原因。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新的国际格局的主要因素。
(3)材料三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在经济和外交上是如何应对的?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近年来朝韩关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态势?折射出当今世界形势具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在人类数千年历史上,那些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大致相当、且同样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民族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实行君主制……事实证明,在当时条件下, 君主制是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生产发展的唯一有效制度。”
——方朝辉《中华读书报》2010年2月10日
材料三近代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一是对我国古代何种政治制度的评价?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当时条件下,君主制是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生产发展的唯一有效制度”?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两种基本类型?这一制度与古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何不同?这种代议制政治模式的确立有何历史意义?
(4)根据以上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中国与世界日益连成为一体,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
——哥伦布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有人在描述20世纪初世纪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的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末的哪一重大事件?该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3)结合所学的知识,列举材料二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19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
(4)这些变化在经济上给中国带来了何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