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们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和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1858年林肯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们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郑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会停止分裂。”
材料三:“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
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文件是在哪次战争中发表的?请写出这一文件的名称?
(2)材料二中林肯所说的“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是指当时美国的哪两种经济形式?这一状态是以哪一场战争来结束的?
(3)材料三出自哪一文件?与它同时颁布的另一文件叫什么?
(4)上述材料所提到的两场战争都是具有什么性质的革命?
(8分)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回答:
(1)德国和日本领导人对待历史问题的不同态度,你有何感想。。
材料二: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洋):一直以来,不断有日本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等的史实!2014年2月3日,日本NHK(日本放送协会)一名高层-经营委员、作家百田尚树又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就历史认识问题发表狂妄言论,并拒绝道歉。
(2)请另外列出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中制造的暴行各一个,在错综复杂的当今世界,你认为世界各国如何相处。
材料三:2014年2月 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3)你认为我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宝贵财富。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
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
这里的“文武制度”指什么?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
(2)梦想要成真,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 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这里,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
(3)梦想要成真,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 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毛泽东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得以“成真”的标志是什么?
(4)中国梦想要成真,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么办?
探寻历史,走向未来!
材料一:昔同治(1862~1874)初年,德相毕士麻克(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政治制度),归而行之(回国后实行);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价格的高低),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引自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材料二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其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5年8月上旬,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先后总计有30万人丧生。
材料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一篇咨文,宣称:世界已分为“自由制度”和“集权政制”两个阵营。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材料四:20世纪50年代,世界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在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越南先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这一时期,美国在亚洲发动了一场战争
(1)材料一德相毕士麻克的话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日本和中国分别在进行一场什么运动?运动的共同点都是向西方学习,但学习的重点有什么不同?
(2)材料三中的“自由制度”和“极权制度”阵营分别指材料四的什么内容?这两大阵营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四中“美国在亚洲发动了一场战争”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对日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4)两极格局解体后中美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影响中美两国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国家)可以怎么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9年(1840-1949)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经历无数的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材料二: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历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1)“1840-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材料一中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指的是西方列强在1900年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
(2)江泽民所说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
(3)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是哪三位?请简要说明他们中某一位的历史功绩。
201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四十周年,某次“中国外交风云”图片展,请你将选出的三幅图片解说词填写完整。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1954年,中国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共同倡导,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图二:1955年,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参加,提出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分 )
(3)图三:1972年,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签署, 中美两国结束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