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回答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 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黄发垂髫 ( ) ②甫行数里 ( )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阡陌交通 ( ) ②悉如外人 ( )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翻译下列句子。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窃糟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有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之,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注释]1道理:指宋元道学、理学。2驾:驾驭、统摄。 3方:酒方。 4仕:做官。下面一句话没有标点符号,请用“/”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
昔 者 鲁 人 不 能 酒 唯 中 山 之 人 善 酿 千 日 之 酒 鲁 人 求 其 方 弗 得。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A.主酒家() | B.以鲁酒渍之() |
C.索而饮之() | D.今子以佛夸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本文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臣本布衣()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根据本文内容,选用文中恰当的语句填空。
诸葛亮非常感激刘备在他“躬耕于南阳”,就“”。为报知遇之恩,诸葛亮在“后值倾覆”时“”。由于诸葛亮做事谨慎,所以刘备在驾崩时“”。刘备和蜀国的崛起与诸葛亮息息相关。《出师表》以情意切切使其文学价值厚重。请你仔细体会,谈谈全文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狄梁公与娄师德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宋·王谠《唐语林》)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
(2)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
(3)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4)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娄师德是怎样的一个人?短文是如何刻画娄师德形象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A.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
C.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能体现“人和”重要性的事例。
阅读课外文言文, 完成小题。
有钱村牛
春秋间,麟①出鲁西郊,野人不知为瑞,乃击杀之。孔子往观,掩袂而泣。门人恐其过伤,乃以铜钱粘一牛,告夫子曰:“麟尚在,可无伤也。”夫子拭泪观之叹曰此物岂是祥瑞只是一个有钱村牛耳
(明墨憨斋主人《广笑府》卷七)
[注释] ①麟:麒麟,传说中的瑞兽,身披龙鳞。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春秋间 ( 中间,表示时间,可解释为时期) | B.乃击杀之(它,指麒麟) |
C.掩袂而泣(眼泪) | D.门人恐其过伤(担心) |
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三处)。
夫子拭泪观之叹曰此物岂是祥瑞只是一个有钱村牛耳 这则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