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①澭水。澭水暴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②其先表之时,可导③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注】  ①表:做标记。  ②向:原先,原来。  ③导:引导渡河。
根据上下文推断加横线词的意思:
荆人袭宋(       )    荆人知 (        )
澭水益 (       )    循表而夜(        )
用自己的话说说荆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典文学】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住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乙】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注:①桀、纣: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失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
.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非不深也()②民不以封疆之界()
③亲戚之()④得天下矣()
.下列划线的“之”子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委而去 B.夫环而攻
C.所欲与之聚 D.桀、纣失天下者

.翻译下列句子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甲】【乙】两文都谈到“治国”道理即实行“仁政”。【甲】文以设喻来论述治国的道理,而【乙】文则认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才能实现“仁”,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就是:

阅读《处①之不易》,完成下面题目。(14分)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④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⑤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⑥其存⑦之。”
【注】①处:居于高位。②殷仲堪:人名。 ③俭:荒年。④率物:为人表率。
⑤豁:放弃。⑥尔曹:你们。⑦存:谨记。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为荆州( )②辄拾以之( )
欲率物( ) ④每子弟云( )
与“勿以我受任方州”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欲辱之,何以也?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辄拾以啖之 D.全石以为底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停顿。(1分)
云我豁平昔时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焉得登枝而损其本!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文中殷仲堪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题目。(11分)
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
注释:①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②先主:刘备。③屈致:委屈他枉驾来见。④凡:总共。
⑤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⑥信:通“伸”,伸张。
⑦用,因此。⑧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⑨已:停止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2分)
(1) 亮耕陇亩( ) (2)由是先主遂亮( )
下面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谓为信起行 B.先主器治水
C.屏人曰恸绝良久 D.智术浅短潭西南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处)(1分)
时先主屯新野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

阅读《公输(节选)》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下列各组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子何焉为/则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公输盘不/学而时习之,不亦
C.吾义不杀人/汝心之,固不可彻
D.愿子杀之/每假与藏书之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墨子从“不可谓智”、、“不可谓知类”等五方面责备公输盘助楚功宋的不义。(请用原文语句填空)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以时间之长来表明路途遥远,更加突出墨子的惊人毅力。
B.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
C.墨子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劝之:“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注释:①衅:战祸。②尼:劝阻。③趣:催促。④相勖:勉励他们。⑤置:停。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钱金玉松江千总官:________②至吴淞既:________
③弹丸集于西炮台咸:________④曾不却少:________
下面哪句中“之”的用法与意义同“其戚友尼之”中的“之”一样?()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弥留之际 C.乃记之而去 D.近卒泣陈劝之

翻译下面句子。
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
请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A.钱金玉在抗击英军入侵时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英勇奋战。
B.这篇短文介绍了钱金玉虽家有老母仍毫不避难,身负重伤,力战而死。
C.钱金玉接到上级的命令后慨然奔赴前线,抗击英军,为国捐躯。
D.钱金玉性格刚强果敢,廉节而有节气,至死还心怀国家,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