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官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
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释】
①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他以好养士而著名。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②责:通“债”,债券。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人属孟尝君属:通“嘱”,告诉
B.以何市而反市:买
C.孟尝君怪其疾也怪:责怪
D.狗马实外厩实:充满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译文: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译文:                                                                     
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券市义”?结合全文概括作答。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后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患:(2)乡:(3)蹴
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请分别用成语回答出作者在文中赞扬及批评的是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
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雍滞③,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节选自《曾国藩家书》劝学篇)
【注】①果:果真。“农果力耕”中的“果”译为“如果”。②饥馑:饥荒。③雍滞:这里指货物积压。④士:指读书人。⑤科名: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取功名。⑥特:只。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业果精而终不得者()②业之不精耳()
③又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④不专之也()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A.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C.何陋之有(《陋室铭》 D.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自身学习实际,谈谈你阅读本文后有何感悟?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谢御史
吴敏树【清】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①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敢诘②先生文章一时
③汝敢我!④他事削其籍以归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阅读《岳阳楼记》,完成后面的题目。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陷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对《岳阳楼记》一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三、四两个自然段采用对比手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B.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C.本文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不同,后者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古仁人看了不同的自然景物后引发出的“悲”、“喜”两种情。

有关本文的语言风格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流利畅达,简洁凝练。 B.庄严质朴,音韵和谐。
C.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D.骈散结合,以骈为主。

.对本文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既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又有精辟深刻的议论,还有惆怅悲沉的抒情,将抒情、议论、写景自然的结合起来。
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C.本文叙事、 写景、 议论、 抒情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D.第二段开头从空间和时间连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

本文所说的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西门城头,为“五大名楼”之一。我们山东的“蓬莱阁”也是其中之一,下面几首诗词中提到“蓬莱”的一项是()

A.《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苏轼)
B.《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C.《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D.《无题》(李商隐)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必死,向①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②者,天报之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国而国人信其仁也。
注释:①向:刚才。②阴德:暗中有德于人的行为。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处)
吾 闻 有 阴 德 者 天 报 以 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读了这则故事,你觉得孙叔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