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Na+通道打开。下图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膜②状态是由Na+内流造成,且不需要消耗ATP |
B.处于⑤与④之间的轴突膜,Na+通道大量开放 |
C.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在a处不能释放乙酰胆碱 |
D.若使用该种蝎毒,则能引起b处去极化,形成一个小电位 |
血液流出肝脏后,不可能增加的物质是()
A.尿素 | B.糖元 | C.葡萄糖 | D.脂蛋白 |
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上的b点所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
C.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值
D.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在实验中用含14C的葡萄糖喂养小白鼠,一段时间后小白鼠体内的下列物质哪些会带有14C的标记:①葡萄糖;②糖元;③脂肪;④某些蛋白质;⑤CO2()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⑤ | D.①②③④⑤ |
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就丧失其催化作用的功能。其原因是()
A.离开了最适宜的pH为1.5~2.2的酸性环境 |
B.肠内容物只有多肽,没有蛋白质 |
C.小肠中温度最低 |
D.其作用被其他蛋白质酶代替 |
下列有关肝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胰岛素作用于肝细胞,从而促进肝糖元的合成 |
B.肝脏切除1/3后,处于恢复期的病人氮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 |
C.肝脏细胞内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合成赖氨酸、色氨酸 |
D.血液中尿素的含量升高,说明肝细胞机能出现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