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 1921-1935: |
|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 A.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
|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
| C.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
|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
罗伯特·舍武德认为“资本主义经过罗斯福的手术,资本主义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对材料中“新的生命”理解正确的是
|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 B.改变了美国民主政治体制 |
| C.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 D.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
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为此,列宁在后来采取的措施是
| A.采用余粮收集制 | B.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 |
| C.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 | D.实行固定粮食税制 |
十九世纪后期,马克思说:“生产走在最全面的社会化,它不顾资本家的愿望和意识,可以说把他们拖进一种从完全自由竞争过渡到完全社会化的新的社会制度。”材料中“新的社会制度”主要是指
| A.特权贸易公司的建立 | B.垄断组织的形成 |
| C.世界贸易市场的建立 | D.世界金融体系建立 |
下表是1 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导致表中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国家 |
西班牙 |
英国 |
荷兰 |
法国 |
| 倍数 |
4.2 |
3 |
2.6 |
2.2 |
A.生产萎缩,产品供应紧张 B.殖民掠夺,金银大量输入
C.贵族享乐,大量购买奢侈品 D.商业革命,国外商品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