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5月清政府派载泽等人出洋考察。他们在其《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由此可见,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罗马法
| A.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
| B.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和统治 |
| C.自然法的法律精神具有普遍性 |
|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
历史学家王绳祖在《国际关系史》中写道: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公里的旅游,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威尔逊及其“国联”方案的最终结局,反映了美国的政治特征是
①孤立主义势力的强大
②总统“统而不治”
③综合实力在一战后受到削弱
④政治体制中的“制约与平衡”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写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一战对世界的影响有
①人类社会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③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④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 A.①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探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途径。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这种探寻努力的结果。国联从一成立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太光彩的纪录,并放任了二战的爆发,其原因不包括
| A.国联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霸权的工具 |
| B.国联盟约的很多规定模糊不清、漏洞百出 |
| C.美国与英法在国联内争夺领导权,使国联成为双方争霸的场所,降低了国联的效率 |
D. 苏联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也由于国内反对未能加入,大大降低了国联的权威性 |
俾斯麦认为:“19世纪末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人”。下列关于这两大国的说法正确是:
| A.这两大国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
| B.这两大国矛盾的焦点在于殖民地问题 |
| C.这两大国是在同一时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
| D.这两大国都有着“世界工厂”之称 |
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人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英法比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 |
| B.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 |
| C.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 |
| D.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