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定西番
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鸣咽,雪漫漫。下阕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整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一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这首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宿彭蠡馆
罗隐
孤馆少行旅,解鞍增别愁。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所怀今己矣,何必恨东流。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
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情感有哪些?请结合全诗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满江红·山居即事
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①,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注:①:一种水鸟。
词的上、下阕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如何理解词人的“足”与“未足”?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首联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秋的?此联有何作用?请分点概述。
诗最后联用了什么手法?此联拓深了诗歌怎样的主题?
答: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①,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称不能荐②,羞为献纳臣③。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②称,称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对本诗首联进行简要赏析。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