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选项
区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A
革命背景
沙皇统治矛盾重重
和平夺权化为泡影
B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D
革命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一战不仅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使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大的改变。下图是一战期间妇女在炮弹工厂做工。下列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战造成人力资源短缺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B.妇女进入生产部门,使她们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逐渐增强
C.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有利于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D.歧视妇女的传统社会观念得到彻底改变

一战后,欧洲大陆的版图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部分国家是根据民族自决原则重新划定而建立的。下列不属于战后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是

A.波兰 B.立陶宛
C.捷克斯洛伐克 D.保加利亚

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在其历史著作《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解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在作者分析同盟国一战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

A.协约国与美国贸易密切,可以得到巨额的贷款 B.英国的海上封锁
C.数年的大战使同盟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D.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

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一名德国中学历史教师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历史哲学名著《西方的没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西方的没落”中的“西方”应该是指

A.英国、法国、德国、奥匈 B.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C.英国、法国、德国、俄国 D.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