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所示,O为圆心,光线I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后,恰好在O点发生全反射,另一条光线II平行于光线I从最高点b射入玻璃砖后,在底边MN上的d点射出。若测得,求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分析图表,回答问题。
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母分别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试据图回答:
(1)曲线甲是______的消化,曲线乙是______的消化,曲线丙是______的消化。
(2)蛋白质在[]______和[]______中被消化,其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开始于______,完成于______。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______。
(4)胰腺分泌的胰液在[]______进入消化道。该区域具有的消化液,还有______和______。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支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支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支试管的设置_________(填“有”或“无”)必要。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__消化,又能进行____________消化。
下图是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所指的酶是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分泌。
图中②所指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所分泌的消化液中。
(2)图中③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④所指的物质是________。
(3)物质④在________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右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①、④、⑥所示器官属于消化系统的_______。
(2)人每天吃进的食物主要在图中标号_______所示结构内被消化和吸收,然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3)能暂时储存食物,并且进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______。
(4)标号④所示器官分泌的消化液称为_______,它消化脂肪的方式属于_______。
(5)人在进食时,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图中标号_______所示器官的消化负担,容易使人患肠胃病。你可一定要注意啊!
人体吸收的氧最终去向是( )。
A.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 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
C.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 D.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