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来,制备和利用氢气这一清洁能源已有多项成果。
(1)德国克莱斯公司成功研制了甲醇(CH3OH)制氢车载燃料电池工艺,其原理如下流程图所示:

①流程图中,甲醇与水在选择氧化器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该车载燃料电池的介质为碱性环境,请写出该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2)美国Bay等工厂成功研制了以甲烷来制取氢气,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①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为:CO(g)+H2O(g)H2(g)+CO2(g),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在830 ℃、以表中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投入恒容反应器发生上述反应,其中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有________(填实验编号)。

温度/℃
400
500
830
1 000
平衡常数K
10
9
1
0.6
实验编号
n(CO)
n(H2O)
n(H2)
n(CO2)
A
1
5
2
3
B
2
2
1
1
C
3
3
0
0
D
0.5
2
1
1

③若400 ℃时,第Ⅱ步反应生成1 mol氢气的热效应值为33.2kJ,第Ⅰ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 + H2O(g) === 3H2(g) + CO(g) ΔH=-103.3 kJ·mol-1则400 ℃时,甲烷和水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我国科学家研究了常温下利用Pt等催化剂在可见光作用下使水分解制氢气的方法,下图是三种催化剂在光照分解水实验中的效果比较图。

要得出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本实验的目的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前20号元素A、B、C、D,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
(1) 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化合物D2C的电子式__;
(4) 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加入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有人认为,A单质是一种优质能源,你认为它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下图中 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已知:C能跟NaHCO3发生反应,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E为无支链的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已知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其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8.8%、9.8%,其余为氧,则E的分子式为
(2)化合物B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字母序号):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 d.酯化反应 e.水解反应 f.置换反应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4)C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A的结构简式是
(5)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个。
Ⅰ.含有间二取代苯环结构Ⅱ.属于非芳香酸酯Ⅲ.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N和B元素在化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1)写出与N元素同主族的As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B、N和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N元素与B元素的氟化物化学式相似,均为AB3型,但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很大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BF3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
(3)立方氮化硼可利用人工方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而远远高于其它材料,因此它与金刚石统称为超硬材料。BN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
(4)NaN3是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合成过程中的中间活性物质,NaN 3也可用于汽
车的保护气囊。3 mol NaN 3受撞击会生成4 mol N2气体和一种离子化合物A。
①请写出上述NaN 3撞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电子云的重叠方式判断:N2分子中存在的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

某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2倍,其单质甲可发生:
甲+乙丙+丁+水。
(1)若丙为NO2。①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NO2可作火箭重要燃料—肼(N2H4)的助燃剂。N2(g)+2O2(g)=2NO2(g) △H=+67.7kJ·mol-1,2N2H4(g)+2NO2(g)=3N2(g)+4H2O(g) △H=—1135.7 kJ·mol-1,写出肼(N2H4)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2)若丙为SO2。①把乙滴入硫酸铜晶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完成SO2使KMnO4褪色的离子方程式:MnO4- +SO2 +=Mn2+
+SO42- +H+
③一定条件下:2SO2(g)+O2(g) 2SO3(g) △H<0。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反应达平衡时,若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则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x表示温度,y表示n(SO2) b.x表示压强,y表示SO2的转化率
c.x表示n(SO2),y表示n(O2) d.x表示n(SO3),y表示化学平衡常数K

(13分)硫代硫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将SO2通入按一定比例配成的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便可得到Na2S2O3,其制备反应方程式为:
o
(1)在配制混合溶液前先将蒸馏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待用,其目的是_______。
(2)用该方法获得的Naj2O3^H2O晶体中常混有一定量的杂质。某兴趣小组欲对其中所含杂质成分进行探究(不考虑副反应和杂质所带的结晶水)。
【提出假设】
假设1 :晶体中只含>fe2C03杂质
假设2:晶体中只含Na2S杂质
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②NhS2O3在中性、碱性溶液中较稳定,而在酸性溶液中能迅速反应:

【判断与思考】
某同学取少量制得的晶体溶于足量稀H2SO4,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CuSO4溶液中,未见黑色沉淀,据此认为假设2不成立。你认为其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 (填“合理”、“不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基于假设1,完成下表实验方案、现象及结论(仪器自选)。
限选实验试剂:酸性KMnO4溶液、饱和NaHCO3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3)已知:。为测定所制得晶体的纯度,该小组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的碘水进行多次取样滴定,测得的含量约为102%。若所用试剂及操作均无不当,产生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