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每空2分)请你根据下列学生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同一种树的树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中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潮湿.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环境下.请你分析:
 (1)该方案的实验组是    ,变量是      .
 (2)实验过程中给树叶滴加蒸馏水的原因是
 (3)如果甲、乙两组所用的树叶种类是不同,行不行,为什么?
 (4)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树叶有分解作用.
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
 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的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思维升华:
 (1) “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是脑的 ________________损伤了。
 (2)喝醉酒的人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走醉汉步,可以判断是___________被酒精麻醉了。
 (3)在安全课上,老师嘱咐同学们在教室里不能抽掉前边同学的板凳,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后脑,利用上述研究成果,请你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有效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在骑摩托、滑冰时要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
想象本学期所学的实验。请设计一个小白鼠喜欢吃什么的实验。
(5分,每空1分)将4份等量的豌豆种子分别放在纱布上,置于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给予不同的条件,数天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 场所 | 
   温度 | 
   纱布状态 | 
   发芽情况 | 
  |
| 甲 | 
   日光下 | 
   230C | 
   潮湿 | 
   全发芽 | 
  
| 乙 | 
   日光下 | 
   230C | 
   干燥 | 
   没发芽 | 
  
| 丙 | 
   黑暗中 | 
   230C | 
   潮湿 | 
   全发芽 | 
  
| 丁 | 
   黑暗中 | 
   230C | 
   干燥 | 
   没发芽 | 
  
(1)由上表可知种子发芽时需要__________。
 (2)本实验结果证明,豌豆种子萌发与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无关。
 (3)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设计该实验时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与思考: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②将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拌;③将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
  (1)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2)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ºC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可观察到__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由此你会联想到馒头变甜与 都有关系。
  (3)在实验开始前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实验中分别向三支试管注入两毫升的唾液或清水,最后分别向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这些严谨的操作步骤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
  (4)为了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我们应当怎样做?
 。
  (5)在制定探究计划时,有同学提出:“除了上述三种处理以外,还应有第四种处理,即将馒头块放入4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不进行搅拌。”你认为这种处理有必要吗?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以下是探究“叶绿素形成与光照的关系”的活动。阅读下面材料,它会给你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韭菜与韭黄是我们常吃的蔬菜,它们都是通过韭菜的幼芽发育来的。韭菜长在阳光下是绿色的。如果用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将要发芽的韭菜植株上,生长出来的就是浅黄色的韭黄了。但如果给予生长中的韭黄以光照,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变成绿色的韭菜了。
 (1)根据以上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3)如果给若干新鲜的韭菜幼苗,两个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一个黑色塑料袋和一个透明塑料袋,请你设计一个对照实验:一组是把新鲜的韭菜幼苗插入装有少量水的A烧杯中,套上透明的塑料袋;别一组是把新鲜的韭菜幼苗插入装有少量水的B烧杯中,,然后将烧杯A、B一起放在光下。
 (4)请你预测实验现象:。
 (5)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