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

A.独裁与民主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外交活动是 (  )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2009年奥巴马访华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④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C.③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④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