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到夏季,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组 别
A
B
C
实验处理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
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
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
扎紧袋口,放在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其中的实验组是  ,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如果C组中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新鲜和低温(0℃以下),那么B与C两组也构成了对照实验,C组实验的结果是         ;实验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           
(3)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有什么启示?答: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表是某生物实验小组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请你帮忙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瓶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种子数
10粒种子
10粒种子
10粒种子
10粒种子
处理方法
不加水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
适宜的温度
较多的水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
低温

(1)此实验中种子能萌发的是号瓶.
(2)如果将1号瓶和2号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3)通过实验,你认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第二十九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孙宁岳同学凭借"维生素B1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影响"等研究成果获得金奖。
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该研究成果,制定了实验方案,探究过程如下表所示(实验的装置相同)。





花盆
花盆甲
花盆乙
花盆丙
适量加入
土壤浸出液

各植入
10株相同的玉米幼苗
每天滴加
2.5ml含2.5%的维生素B1溶液

2ml含1.5%的维生素B1溶液
每天观察并记录
幼苗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
(1)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2)表格中的①应填;②应填
(3)完善探究过程后,预期结果得出结论。
a.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花盆甲、丙中玉米幼苗的平均长势比花盆乙的好,则实验结论是
b.如果实验结论与孙宁岳同学得出的研究成果不相符合,则实验结果是
(4)维生素B1不只是对部分植物有作用,还能够预防和治疗人类的等疾病。

"胜利"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四个装置,请回答:

(1)每个烧杯均放有20粒干燥的绿豆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2)除了A和B可形成一组对照外,请你再找出图中可形成对照的任意一组:
它们之间的变量是
(3)根据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请预测哪些装置中的种子能够萌发:

为了探究地瓜营养生殖的环境条件,某生物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10个同样大小的花盆,装满同样的土壤后,平均分为A、B两组。
②将健壮、无虫害的地瓜藤剪成同样长度的10段(每段均留有枝叶),在10个花盆中各
插入一段。
③两组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花盆编号
培养条件
A组
20ºC,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B组
0ºC,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分析实验,请回答:
(1)地瓜藤的这种营养生殖方式称为
(2)该实验探究的环境因素是
(3)两周后,如果A组的地瓜藤都长出新叶,而B组的发黄枯萎,可得出结论: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三组基本相似的同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透明玻璃钟罩中,密封。经一昼夜暗处理后,置于室外相同环境下,其中甲做遮光处理,乙、丙不遮光(如图)。(注:丙钟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2)甲和丙不是一组对照实验的原因是
(3)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丙中的叶片分别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处理后发现:甲中的叶片不变蓝,乙中的叶片变蓝,这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丙由于缺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片不变蓝。
(4)图表示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甲、乙、丙三个装置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与图相符的是。分析图中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植物主要进行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