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分子及其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
B.乳酸[CH3CH(OH)COOH]中存在一个手性碳原子 |
C.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具有很强的结合力,因而,只有过渡金属才能形成配合物 |
D.已知酸性:H3PO4>HClO,是因为H3PO4分子中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而HClO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数目为0 |
某实验小组学生用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 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
B.若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从理论上说所求反应热相等 |
C.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
D.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
已知25℃、101 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ΔH=-2834.9 kJ/mol;
4Al(s)+2O3(g)===2Al2O3(s),ΔH=-3119.1 kJ/mol。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
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 |
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 |
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 | 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
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 D.都能与碱溶液反应 |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