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g CO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CO2,放出 9.6kJ 热量,写出 CO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拆开 1mol H﹣H 键、1mol N﹣H 键、1mol 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 436kJ、391kJ、946kJ,则 N2与 H2反应生成 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
2K(s)+N2(g)+3O2(g)═2KNO3(s)△H2="b" kJ•mol﹣1
S(s)+2K(s)═K2S(s)△H3="c" kJ•mol﹣1
则 S(s)+2KNO3(s)+3C(s)═K2S(s)+N2(g)+3CO2(g)△H= 。
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赣州的稀土蕴藏量居世界首位,是名符其实的稀土王国。
(4)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 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 CeCl3可用加热 CeCl3·6H2O 和 NH4Cl 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 NH4Cl 的作用是
(5)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 H2O2,调节 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 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e3++□H2O2+□H2O ===□Ce(OH)4↓+□_________
采用惰性电极从
中选出适当离子组成的电解质(非熔融态下),并电解,
(1)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O2,电解质所有可能为。
(2)若两极分别放出气体,且体积比为
,电解质所有可能为。
按要求对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联接并填空:
(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H2气泡。请加以必要联接,则联接后的装置叫。电极反应式:
锌板:;铜板:。
(2)在B图中,a和 b都是石墨电极,使a极析出铜,则b析出:。加以必要的联接后,电极反应式,a极:b极:。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后加入一定量的,溶液能恢复至与电解前完全一致。
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右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 A.△H>0,△S>0; | B.△H>0,△S<0; | C.△H<0,△S<0; | D.△H<0,△S>0。 |
(2)该图中能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差值代表
(3)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___mol·L-1·min-1。
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3分钟时达到平衡;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H0(填“>”、“<”或“=”)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____________
(4)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减小”或“不变”)
(5)①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气体Y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X的浓度 d.增加气体Y的浓度
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和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 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0.6mol PCl5,其分解率α1等于;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分解率α2,α2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写出固体磷和氯气生成PCl5的热化学方程式:。
(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