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实验的本质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控制单一变量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是科学实验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实验过程中最难做好的事情。请回答下面“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有关变量的问题。
(1)如果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鼠妇匆匆爬走。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根据这一问题,可以确定实验的变量是         
(2)设计实验装置使铁盘内形成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时,铁盘中轴线的两侧应该( )
A.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什么都不盖
B.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C.一侧什么都不盖,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D.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也盖上纸板
(3)实施实验时,如果铺在铁盘里的沙土上有小石块,鼠妇可以钻到明亮部分的小石块下面避光。下列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把石块下的鼠妇统计到明亮的一组
B.把石块下的鼠妇统计到阴暗的一组
C.把石块下的鼠妇弄出来继续实验
D.把沙土里的小石块筛出来重新实验
(4)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中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应该主要排除哪些干扰,以确保“单一变量”下的实验观测?请说出其中的一种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做了"探究菜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1号、2号、3号、4号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餐巾纸,再将相同数量的菜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烧杯
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1号
干燥的餐巾纸,置于25℃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2号
潮湿的餐巾纸,置于25℃橱柜中
种子萌发
3号
潮湿的餐巾纸,置于冰箱冷藏室(4℃)

4号
餐巾纸和种子全部浸泡在水中,置于25℃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1)设置2号烧杯的作用是
(2)3号烧杯与2号烧杯比,变量为
3号烧杯的实验结果是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

试解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1)在实验之前进行
(2)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排列)
(3)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应该向叶片滴加
(4)实验结果是遮光部分不变色,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该实验证明

小燕同学设计了甲装置用于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实验前将甲装置放到黑暗处24小时后,移出装置经阳光照射3小时;摘下A、B两个叶片,分别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A叶片与B叶片形成一组,其变量是空气中的。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应
⑵小燕为该活动作出的假设是
⑶叶片经过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溶解掉叶片中的,使后面的染色效果更加明显。
⑷A、B叶片经过染色后,能被染成蓝色的是[ ]叶片。因为该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制造出有机物——
⑸小燕想继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她将甲装置改进为乙装置,重复实验步骤。乙实验装置的设计合理吗?。请解释原因:

下图装置可以用来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中浓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设计可以推测该同学的假设是
(2)实验开始前,将该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3)实验中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实验,其变量是
(4)用碘液检验玻璃瓶内外的叶片,其中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说明它没有
进行作用。从而得出的结论是
(5)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气体),这是由于植物进行作用的结果。
(2)在甲图实验中,为了设置对照,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作用。该实验的变量是
(3)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
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中的自下往上运输来的。
(4)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作用,释放出
(气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