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 2O 2溶液(见下表),实验中使用传感器装置测算生成O 2的质量(圆底烧瓶内气压变化在安全范围),绘制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实验编号 H 2O 2的质量分数(%) H 2O 2溶液的体积(mL) 对应曲线
3.4 10.0 a
2.4 10.0 b
1.7 10.0 c(待绘制)

(1)实验前需准备不同浓度的H 2O 2溶液,若要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2.4%的H 2O 2溶液,需质量分数为30%的H 2O 2溶液   g。

(2)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3)计算实验Ⅰ条件下H 2O 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并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5﹣5.0% H2O2溶液的密度取值1.0g/mL)。

(4)在如图2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制取CO2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B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
(3)D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C装置中M最有可能是 (填序号)。
A.稀硫酸 B.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4)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是 。为了证明A中反应后的溶液里含有CaCl2,张林同学向溶液中滴加少许Na2CO3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你推测是 (填物质的名称)的干扰。

(2014)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如图4)。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 (举一例)。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 a 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4)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
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

如下图所示,将 A 中产生的潮湿CO2 通入到Na2O2(过氧化钠)中,片刻后观察到D中燃着的蜡烛火焰更旺。请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Na2O2是淡黄色固体,与水作用生成一种碱和 O2,与 CO2作用生成碳酸盐和O2
问题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B中有关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B中反应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制取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活动,请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A中仪器a的名称:①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在实验室中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是 (填字母序号);用这种方法制得的氧气常含有少量水蒸气,若用下图所示装置除去水蒸气,气体应从 (填“b”或 “c”)端进入。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将 放到集气瓶口来判断是否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不适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