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图示是初中化学中常见实验:

(1)实验一说明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都在   ;形成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二中试管A和试管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试管   中产生的气体能用带有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

(3)实验三中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将烧杯正立后,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该气体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

(4)实验四中若R溶液为稀盐酸,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R溶液为氯化铜溶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解水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图。

(1)“酸浸”中使用的酸是    (填字母序号)。

A.HCl

B.H2SO4

C.Na2SO4

(2)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    (写出1种即可)。

(3)“煅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4)该工艺的价值在于    

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    (填“m”或“n”)端通入。

(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1价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

(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   g水溶解。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    (写出1点即可)。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   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

Ⅰ.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   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   (填化学式)。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     

(4)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

(6)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   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X的名称:   

(2)用下列原理制取气体可选用装置A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②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连接仪器后,先   ,再加药品。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5)若改用图F所示充满空气的医用塑料袋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导入端为   (填"a"或"b")。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