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1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 3=3FeCl 2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 2O 3、CaO、Ca(OH) 2和CaCO 3。
【实验探究1】下表是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 ,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
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样品中一定含有 和 (填化学式) 不含Fe 2O 3. |
②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试管中,加足量的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试管外壁有热的感觉,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样品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和Ca(OH) 2. |
【实验质疑】(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 2O 3的结论,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 2的结论,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2】
乙、丙同学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乙、丙同学从实验中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 (填化学式),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
(2)乙、丙同学又经过实验测得上述3.9g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2.12g,滤渣B中CaCO 3的质量为1.0g,滤渣C的质量为2.0g。
【实验结论】
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可以确定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某活动小组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探究活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用装置A、B、C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B中应盛放的是 ,导管口连接的顺序是 。
(3)活动小组对(2)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
【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2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
①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 。
②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
【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 。
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I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 (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
(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 。
(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厂用含二氧化硅杂质的碳酸钡原料生产碳酸钡产品,采用了以下的工艺流程:
(1)为节约成本,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 ,加入过量的盐酸的目的是
(2)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并通入二氧化碳,其中能生成碳酸钡的方程式是 。
(3)溶液A中溶质的成分,可能的组合有 。
(4)操作3包括的两个操作是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 。科学家正在努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 、地热能、潮汐能等
(2)2018年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用水方式,符合该主题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洗脸,刷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C.及时修理坏的水龙头
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或滴灌
(3)我国对江河的管理实施了河长制,某条河的附近有一硫酸厂,该厂的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到此河流中。假如你是该河的河长,如何检验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水中是否还含有硫酸根离子。检验方法是: 。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F只含两种元素。请用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 。
(2)写出固态D的名称: 。
(3)写出反应①所属的基本类型: 。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