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I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 (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
(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 。
(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各空;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24;
24和 两种物质;
24和NaOH两种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甲同学实验 |
取适量中和反应后的溶液滴于试管中,将表面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 |
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 |
猜想(2)成立 |
乙同学实验 |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另一试管中,并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 色 |
猜想(3)成立 |
丙同学对甲、乙两同学结论不同产生质疑。
24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 H2O 22↑。
[交流反思]①丙同学肯定猜想(1) (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丁同学认为猜想(2)不成立,其理由是 ;
③该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④甲同学的实验是铝片和 溶液反应。
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和 ;
(2)连接好装置后,必须首先 ;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在B装置中装满水后,是氧气从 口进入(填“a”或“b”);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的原因是 .
已知某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HCl、NaOH、CaCl 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酚酞不变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
(2)为了进一步测定成分及含量,重新取120g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20.0%的Na 2CO 3溶液,测得滴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图1)和滴加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的pH关系(图2)。
(已知:向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为: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CaCl 2溶液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②计算溶液中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③m 1= g;m 2= g。
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时,现象为: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明显发热,但是,在分组实验中,部分小组除观察到上述现象外还看到:出现白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分组试验中,为什么有的小组出现白色不溶物?
【实验探究一】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加入宽窄相同、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反应后静置观察,结果如下表:
试管 |
A |
B |
C |
D |
镁条长度 |
1cm |
2cm |
3cm |
4cm |
不溶物 |
无 |
少量 |
较多 |
很多 |
【实验结论】出现白色不溶物是因为 。
【提出问题二】分组实验中,出现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在MgCl 2溶液中,MgCl 2能发生微弱水解,反应为:MgCl 2+2H 2O=Mg(OH) 2+2HCl或MgCl 2+H 2O=Mg(OH)Cl+HCl;加热能促进水解反应的进行。
②AgNO 3与可溶性氯化物在溶液中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该性质可以用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物。
③Mg(OH) 2和Mg(OH)Cl均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能与盐酸、硝酸等反应。
【猜想与假设】
Ⅰ. ;Ⅱ.镁用量增多使生成的MgCl 2增多而析出晶体
Ⅲ.生成了Mg(OH) 2白色沉淀;Ⅳ.生成了Mg(OH)Cl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二】过滤【实验探究一】D试管中的物质,将得到的白色不溶物分成三份,进行实验:
(1)取第一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现象为没有气泡产生。
结论:假设Ⅰ不成立。
(2)取第二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不溶物没有减少。
结论:假设Ⅱ 。
(3)取第三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发现不溶物立即溶解,向所得无色溶液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结论:白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由此推出假设Ⅳ 成立(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下同),假设Ⅲ 成立。
【实验反思】
(1)甲同学对上述实验(3)的结论提出疑问,他认为实验(3)的设计不严密,要验证假设Ⅳ是否成立,在进行实验(3)之前应该 。
(2)在老师的帮助下,实验小组最终确定白色不溶物为Mg(OH)Cl,试写出镁与盐酸反应生成Mg(OH)Cl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避免镁与盐酸反应生成Mg(OH)Cl,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根据下列装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操作:先 ,再把导气管插入水中,用手捂热锥形瓶.
(3)若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CO 2气体,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
(4)为研究影响反应放慢的因素,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盐酸和5g碳酸钙粉末反应,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钟) |
1 |
2 |
3 |
4 |
5 |
CO 2体积(mL) |
50 |
90.5 |
110.5 |
120.5 |
121 |
分析表中数据,随反应进行反应速率逐渐 ,你认为引起该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5)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能产生氨气(NH 3),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常温下,氨气极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NH 3•H 2O).实验室中若用该反应制备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 ,干燥装置为 ;可用湿润的 (填"红色"或"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