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装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操作:先 ,再把导气管插入水中,用手捂热锥形瓶.
(3)若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CO 2气体,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
(4)为研究影响反应放慢的因素,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盐酸和5g碳酸钙粉末反应,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钟) |
1 |
2 |
3 |
4 |
5 |
CO 2体积(mL) |
50 |
90.5 |
110.5 |
120.5 |
121 |
分析表中数据,随反应进行反应速率逐渐 ,你认为引起该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5)浓氨水滴入生石灰中,能产生氨气(NH 3),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常温下,氨气极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NH 3•H 2O).实验室中若用该反应制备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 ,干燥装置为 ;可用湿润的 (填"红色"或"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
A.生理盐水
B.糖水
C.医用酒精
D.牛奶
(2)如图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B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B物质溶解度/g |
0 |
32 |
20 |
35 |
40 |
40 |
60 |
45 |
80 |
55 |
①6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g。
②5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③请根据表格数据,在A物质溶解度曲线图上绘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④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时的温度是 ℃。
(3)生活中常用75%酒精消毒液对手和皮肤进行消毒。请分析酒精浓度与杀死细菌的时间对比表(如下)中的数据,酒精消毒液的最合适浓度应为 。根据酒精的物理性质,你认为两者浓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酒精浓度(%) |
大肠杆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溶血性链球菌 |
90 |
15小时 |
30分钟 |
5分钟 |
80 |
1小时 |
30分钟 |
5分钟 |
70 |
30秒 |
5分钟 |
10秒 |
60 |
20秒 |
30分钟 |
10秒 |
50 |
20秒 |
2小时 |
20秒 |
40 |
22分钟 |
4小时 |
2分钟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入9.3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
(2)混合物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取一定量铜粉、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酸溶)后过滤,将滤渣洗净、烘干后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金属元素在产物中显+2价)。固体质量与各步实验的时间关系如图。(1)b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2)原粉状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 g。
(3)求m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某实验小组将少量氢化钙(CaH2)溶于水,形成了无色透明的溶液,再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沉淀产生,经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然后进行了滤渣验证和滤液溶质成分的探究。
(1)[查阅资料]氢化钙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交流验证]滤渣只能是碳酸钙,用盐酸验证此滤渣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4)[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和Na2CO3
猜想三:NaOH和
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5)[讨论分析]经过讨论认为最不合理的是猜想 ,原因是 。
(6)[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步骤Ⅰ: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盐酸溶液 |
|
猜想二不成立 |
步骤Ⅱ: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适量Na2C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 成立 |
(7)[拓展延伸]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 。
(2)实验室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可以制取氨气,其发生装置选用 。(填大写字母)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的发生装置选用 (填大写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字是 (填导管接口的小写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