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把A中仪器连接起来,采取的措施是 。
(2)用B、C、D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因操作错误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因方案错误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
(3)方案错误的实验中,改用 方法可达到实验目的。
2017年12月18日,南通地铁正式开建,标志着南通进入“地铁时代”。
(1)地铁列车车体大量使用的镁铝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镁铝合金的优点是 。
(2)地铁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钢铁。工业炼铁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和晶体硅(Si)。将二氧化硅转化为硅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浆以及机械漏油等,都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使用活性炭可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5)为确保消防安全,地铁隧道中须安装自动喷淋系统。喷出的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
(6)地铁施工工程车的尾气中含NO、CO.尾气经过如图2所示催化转化后,可实现达标排放。写出单质X的化学式: 。
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下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 |
氢 |
氦 |
氧 |
氟 |
钠 |
硫 |
元素符号 |
H |
He |
O |
F |
Na |
S |
原子结构示意图 |
|
|
|
|
|
|
①表中氧原子的核电荷数x=
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上表所列的6种元素中,位于第一周期的元素有 种。
③氟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
④由上表中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该化合物为 。
(2)如图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示意图
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
(1)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 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 的结构。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 。
(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 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 。
(5)写出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险的基础上得出的。
(1)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请从图1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氢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用接口处字母填写)。
(2)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①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 。
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相同条件下,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 L。
(3)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2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NaOH,其作用是 。 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量筒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4)拉瓦锡还用另一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
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磁铁矿的主要成分)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图3)。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置B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含 m1、m2的代数式表示)。实验时该比值往往略小于8:1,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6)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 。
对销售的化肥,国家有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某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2.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逐滴加入10%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B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
已知:K2SO4+BaCl2═BaSO4↓+2KC1。
(1)20.8g BaCl2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K2SO4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图2的包装说明?(写出计算过程)